外边的世界究竟有多么可怕

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城市,你需要住进当地人的家里。

前情回顾:在北京生活了8年的我,失业后突然萌发了出去看看世界的想法。


对于我来说旅行是一件让人恐惧的事情。这意味着你需要离开自己舒适的小家,将自己扔到一个除了名字以外啥都不知道的地方,而且,需要与大量的陌生人打交道。光是想想就已经让人惴惴不安。所以,原计划9月出发的旅行硬是被我拖到了国庆节后。用光所有拖延的借口,打印了5份简历,更新了GitHub状态,我正式出发了。

原计划的旅行路线图,后来做了一些变更。

这次出行的目的是要了解不同城市的生活是什么样子,要亲自去体会了解。所以我选择了民宿作为主要住宿方式。对于第一次听说民宿这个概念的朋友,它是外出住宿的一种选择,与酒店最大的差异在于运营者不是商业组织,而是居住在当地的居民。所以选择民宿的话,有很大概率你要住在别人家里。有可能是整间套房,也有可能是二居室里的一间卧室,与房主共用客厅、厨房与卫生间。对于曾经的我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事情。但是,考虑本次出行的目的,这是一种极佳的了解当地人生活的方式!

深圳房东Weakow的民宿LOFT,二层那间是我住的屋子。桌子上的蛋炒饭是我做的午餐。

行程的第一站是南京,对,因为我的拖延已经没有时间去郑州了,而从北京直接到杭州的高铁时间又太久了。南京给我的第一映像是“香”。从地铁站上到地面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,一种我从未闻到过的气味。一开始我以为是地铁人工制造的香氛,然而后来在新街口、玄武湖、明城墙、孝陵乃至市区的老街小巷,都有香气出没。最后上网一搜才知道这是传说中的桂花香!在令人愉悦的桂花香气中,我找到了本次出行的第一家民宿。

这是一套一居室开间,离市中心不远,设施齐全。房东提供了必要的厨具,切个水果什么的也很方便。在南京白天出去闲逛,晚上洗个澡睡一觉,也是很舒适的旅行体验。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,那就是“比住酒店好啦!”。不过这套房子在一栋公寓楼里边,家具配置也和酒店的感觉一样。“真正的南京居民,恐怕不是这样子生活的吧!”。短住两晚之后,我把屋子简单打扫了下,退房离开了南京,前往下一个目的地——杭州。

离开南京时出来送别的猫咪

杭州是国内互联网企业较多的一座城市,自然也会出现在我的行程单上。有了上一次的民宿经历,我在预定杭州的住宿稍微留意了一下,选择了一间离面试地点较近,看上去是居民小区里的房子。

这间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女士,在国外居住的时候会把这件屋子开放出来做民宿。房子本身是一间正规的一居室,家中物品齐全,厨房还有一些我没见过的电器。床是圆的,很软。习惯睡硬床的我第二天脖子就在隐隐作痛了。在杭州的5天我都住在这里,早上去江边看日出,白天出去面试,没有面试就去景区闲逛,晚上挤地铁回来吃饭看电视睡觉,或者去房东推荐的附近小饭馆吃饭。就是住在这里,我听到了杭州蟋蟀奇妙又独特的叫声;目睹居民大姐找借口给一位捡拾废品的阿姨送上早餐;以及,杭州人民的家里居然是不安装纱窗的。在北京过敏的鼻子得以喘息,干燥的皮肤似乎也有了光泽,出发前嘴角长的泡也在这段时间痊愈了。不由得感叹江南的水土真的是比比方要好太多。恍惚之间,仿佛觉得自己已经在这里生活过很久。

但是,房子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。那些住在房子里的人,才是赋予房屋灵魂的关键角色。我想要看到的,是”真正“的生活,而真正的生活,则需要我跨出一大步:与房主同住。

杭州街头的大量电动自行车

为什么我会害怕与陌生人接触?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,我觉得这个与个人特质有关。我是一个颇具同理心的人,共情能力强。用人话说:当我与人交流时,我能感受到他们语言背后的真实情绪,亦能理解他们的处境。这种状况下,交流将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的信息交换,还包括了背后人类复杂的情绪与感觉。这不是一项可供你随时开关的技能,而更像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。同时,每个人都是他人的一面镜子,我亦能从交流过程中捕捉到别人对我看法的蛛丝马迹。在这种状态下,语言文字的理解、情绪的体察与自我的评价交织在一起,与人交流变成一项需要拿出大量精力来应对的事情,更别提住在陌生人的家里了。

看我的眼睛,你感受到了么?

经过再三考虑,我最终还是跨出了这一步。下一站厦门,我真的住进了当地人的家里。


下集预告:来自叔叔阿姨的关怀,网红奶茶店店长,以及一款小吃彻底打破了我的饮食习惯。